栏目分类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08:56 点击次数:91
近日,一位酒店同行向我分享长沙一家酒店经营一波三折的案例,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。
这家酒店坐落于长沙的核心商圈,2019年开业,拥有150多间客房。这家酒店最初以国际品牌精选系列的身份亮相,斥资7000多万精心装修,硬件设施很不错。
尽管酒店定位精准,然而酒店开业不久便遭遇疫情冲击,加之运营上的种种挑战(如平均房价不敌当地主要竞争对手等等),这使第一位业主(A业主)对酒店的前景逐渐失去了信心,最终决定将酒店转手给一位新业主(B业主)。
B业主在接手酒店后面临一系列经营挑战。为了扭转局面,B业主将酒店品牌转型为国内品牌,再次投入1000多万进行改造。在这一过程中,B业主做出了战略性调整,根据品牌的要求精简了服务项目(例如仅保留了早餐服务,取消相关的配套设施)。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,但酒店的业绩并未有所改善。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,B业主也选择退出经营。于是,这家酒店又被交到了第三位业主(C业主)手中。
C业主接手后,重新定位酒店,精心挑选了一个隶属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的品牌(在国内市场独立运作),经营模式上选择了特许经营。在该经营模式下,业主找的经营团队是原来做经济型酒店运营背景的,运营策略以低价为主,造成了这家坐落于地理位置较好的商圈及中高端住宅区域,拥有吸引中高端客户群体的巨大潜力的酒店,虽然房价亲民(200多元),但入住率却意外地持续低迷,不足以覆盖其经营成本。
对于这家酒店案例,我们有以下几点粗浅看法:
一、对于第一位业主(A业主),他选择了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精选品牌(委托管理),这个最初定位是准确的,但是很遗憾,开业不久就遇到疫情,加上酒店刚开业需要时间培育市场,大概要到第三年才能达到酒店生命周期的快速上升阶段,所以业主想一下子赚快钱是很难的。当然该酒店在运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的地方。
二、对于第二位业主(B业主),接手后把酒店重新调整为国内品牌(委托管理)。这个酒店原来的装修投入较大,定位相对比较高,但该业主另外又再投入1000多万资金改造成国内品牌酒店。这种情况有些可惜。
三、对于第三位业主(即C业主),再次调整酒店定位,重新改成国际品牌酒店(特许经营),但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运营管理团队,结果酒店房价还是难以提升。
备注:委托管理模式下,由酒店管理公司承担酒店管理的职责,酒店业主是监督角色。而在特许经营模式下则相反,业主承担酒店管理的职责,酒店管理公司是监督角色。
从上述酒店案例我们可以看到,该酒店的经营除了遇到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外,战略决策上、运营管理上也存在问题,其中没有选到合适的运营管理团队是一个主要原因。
无论是由酒店管理公司还是业主亲自负责运营管理,关键在于是否找到专业的总经理和酒店管理团队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,更要拥有全心投入、团结协作、勇于创新的精神,这样的团队能够将专业服务做到极致。